20080217

未婚少女四度墮胎致抑鬱

未婚少女四度墮胎致抑鬱
(星島) 02月 14日 星期四 05:30AM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今天是情人節,不少情竇初開的年輕戀人,可能在浪漫氣氛驅使下初嘗禁果。一項調查就發現,十四至十七歲的青少年有較大機會意外懷孕,而曾經墮胎的受訪未婚少女當中,四成七有兩次或以上未婚懷孕經驗,其中有一成更四次以上未婚懷孕,不少更引致抑鬱。有十六歲少女,更在半年內兩度懷孕、兩度墮胎。

  未婚少女墮胎,對身心有極大影響。來自單親家庭的阿欣,今年十六歲,去年首次懷孕後在香港黑市墮胎,當時下體出現發炎敏感,三個月後又再有孕,這次在公立醫院引產墮胎,見到已成形的胎兒,打擊更深,終日心情悶悶不樂,想起胎兒。

  每天電郵逝去胎兒

  而二十二歲的阿wing,幾經掙扎決定墮胎,之後卻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足不出戶兩個月,覺得「好憎自己」,連鏡子也不敢照。又認為失去最重要的下一代,做人已全無目標。她甚至為逝去的胎兒建立一個電郵戶口,每天傳電郵給他,聊作精神寄託。

  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在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一月期間,訪問了五十一名二十四歲以下,曾進行終止懷孕的女性,了解現時青少年墮胎情況。結果發現,有四成七受訪者「重複懷孕」,即有兩次或以上懷孕經驗。

  「無咁快再懷孕」

  註冊社工徐慧敏指出,社會人士普遍對未婚懷孕少女有誤解,以為她們不潔身自愛,墮胎後會即日去玩樂,但事實上,她們需要經歷不少生理和心理上的後遺症,又缺乏身邊人支持,並非如外界般所想般忽視生命。

  雖然少女墮胎後,會出現不少墮胎後遺症,但「重複犯錯」比例卻十分高。四成七的墮胎兩次或上的受訪者中,超過一半在兩年內重複懷孕。當中一成二人,更有四次重複懷孕的經驗。

  預防少女重複未婚懷孕的「風信子行動」,該計畫的隊長吳惠敏解釋,當少女懷孕時,她們感受到胎兒的心跳,當墮胎後,胎兒與母體分離,失去一份親密和親切的感覺。當與男友親熱時,從中獲得一份親切的感覺,彌補失去胎兒的傷痛。她們會覺得這份親密的關係比安全性行為更為重要,令保護自己的意識下降,不懂拒絕男友的要求。「亦有少女有錯誤性觀念,覺得無咁快會再懷孕。」

  四成選擇黑市墮胎

  調查又發現,九成未婚懷孕少女會選擇墮胎。其中有兩位被訪者曾懷孕四次,四次均選擇墮胎。而當中只有約一半是用合法方式終止懷孕,餘下的四成卻在香港黑市或內地進行。

  吳惠敏指,結果反映有超過四成墮胎個案並沒有匯報往生署,所以少女墮胎的數字,應遠較官方統計高。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