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筆傳 映畫音樂系列之二﹕配樂聖手陳勳奇
(明報) 04月 06日 星期日 05:05AM
【明報專訊】
陳勳奇,有導演、演員兩種身分,因為王家衛,影迷對他認識多了,甚至覺得他能夠為電影創作魔幻配樂有點不能置信。
這些年來,陳勳奇已較少配樂,可這無損他在香港配樂界的重要地位。今天,依然有不少導演(像曾志偉、爾冬陞等)找他為自己作品裏的音樂「補鑊」,讓他「妙手回春」。這個從邵氏電影時代走過來的配樂家,創作無數,看幾代變遷,說來,他是一部會走路的電影音樂歷史書。
很簡單,只要你隨便找來一些邵氏時期的名片來看,音樂一欄,總會看到幾個熟悉名字。其中一個叫王福齡,那是陳勳奇經常掛在口邊的師父——五十年代南來香港的國語片作曲/配樂家,著名作品包括《不了情》、《紅樓夢》、《白蛇傳》及《獨臂刀》等;另一個叫陳永煜,也就是陳勳奇的原名。
很多人都知道陳勳奇曾經為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墮落天使》、《東邪西毒》配樂,這幾張原聲甚至成為潮流指標。可是,沒多少人知道,他也曾為張徹的《刺馬》、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李翰祥的《金瓶雙艷》、劉家良的《神打》配樂,合作過的都是當時得令的著名導演;一直橫跨至八十年代,伙拍的導演還有成龍、洪金寶、吳宇森等。不過,真正叫人記得陳勳奇做音樂的,還要多得王家衛。難怪他總笑說:「多虧王家衛的電影,有很多人找我簽名,找我的音樂,我因為王家衛,再紅一次。」
永記師父王福齡
從小沉迷電影,陳勳奇形容自己讀書不成,卻一心想踏足電影界。他想過當電影廣告板繪畫師、做過電影膠片印員,最後經親戚介紹,十五歲考進邵氏的音樂錄音部門當童工,跟師父王福齡邊學邊做。他說,當時最重要是可以入電影行,義無反顧。努力學習是陳勳奇的不二法:「我入行時不懂音樂,連唱歌也五音不全,唯一是熱愛電影,師父見我這樣,就二話不說收了我,用心教導。」
每次說到師父,陳的雙眼充滿神采,亦師亦父的感情,一直長存心底。「我跟父親沒有多少感情,但師父一邊教我工作,一邊教我做人,我們是知交。」一九九八年,當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頒發終身成就獎給王福齡的時候,由於他已經離世,王氏一家也早移民美國 ,出席代表領獎的,正是陳勳奇。當時,他把師父生前的重要作曲想法轉告在場人士:「師父說,作曲最重要是旋律、感情,一首優美動人的歌曲,聽眾定會記得,可以歷久不衰。」這也成了陳勳奇多年來創作音樂的規條。
從音樂工匠做起
但電影配樂不單是作曲,還是一個畫面跟音樂的「對位法」(counterpoint)。
陳勳奇說,管你是音樂系碩士博士,並不代表你懂得把音樂放進電影。從一九六七年至一九七九年的十二年間,陳勳奇跟隨師父學習,不斷從經驗中實踐。當時邵氏最看重國語片的音樂,尤其黃梅調電影與歌舞片,王福齡多為這些電影主理音樂。至於其他電影大都用非原創的「罐頭音樂」入戲,與其說創作,不如說當時的陳勳奇從音樂剪接做起。
「最初還未有機會創作音樂,反而聽了很多外國原聲,我的好處是每聽過一段音樂總會牢牢記得,於是隨時知道該用那段音樂配置在畫面上。」除了考慮音樂的出場與結束,還不時給音樂配合畫面節奏作延長或刪短等剪接技巧,也是這段日子,加強了陳勳奇對音樂入戲的知識技術。
「其實,當時我充其量不過是音樂工匠,反而後來有一些東南亞獨立製片人找我做音樂,自由度大多了,可以作曲,又能賺取外快。」陳勳奇這個名字,也是當時改的,好方便他外出「秘撈」。
配樂不是還魂丹
入行久了經驗愈加充足,加上成績甚佳,大小導演都主動找陳勳奇為電影配樂。
「當時每一個導演都『拍膊頭』說:『Frankie,部戲拍得唔好,你做好啦!』這句話對某些導演來說是謙虛,但對有些人來說就真係……哈哈,有些導演拍片草率,永遠只希望我用音樂補救,我當時最常用的字眼是「還魂丹」,他們都當音樂是壞電影的「還魂丹」,咁就慘啦!你部戲本身拍得不好,我的音樂再好,人家也不過是入場聽音樂吧!沒用的。」
有時候,陳勳奇比起某些導演更懂得把音樂入他們的戲;也有時候,他會給某些導演的想法當頭棒喝,對配樂改觀。
「舉例說,同樣是喜劇,許氏兄弟與吳宇森就有不同的處理,他們對電影音樂的要求不同。阿Sam的戲很多時都會親自配樂,有很多punchline都是用『嘩——嘩』的音效,比較通俗,好像《鬼馬雙星》就有很多;但吳宇森最討厭這些,我曾經幫他做過《大煞星與小妹頭》,當時他跟我說:『Frankie,唔好再嘩——嘩』,於是我反問該怎樣,他說:『我要那種能夠帶動劇情的音樂就成了,這場戲已經很好笑,不用嘩——嘩,觀眾都會懂得笑!』你可以看到他對自己的電影很有信心,引伸來說,其實是電影風格的問題。」
歡喜冤家王家衛
跟吳宇森一樣對自己電影滿有信心的,還有王家衛。
「王家衛很相信自己的一套,他喜歡不時拿走我的音樂,又或者把我替某段戲寫好的音樂放在另一場,不要說我,就算他跟劉鎮偉在《天下無雙》也曾因為音樂爭論。當時王家衛說我的音樂不對,劉鎮偉則覺得對。這其實也是配樂有趣的地方,說到底,有些東西很主觀,怎樣配也可以,當然,好與不好,有沒有為影片提供昇華作用又是另一回事了。」
文:羅展鳳
攝影:劉峻陶
場地提供:Page One(Festival Walk)
編輯:梁詠璋
2008040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