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2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雲翔:我怎可比別人做得更多?(新丁篇)(明報)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雲翔:我怎可比別人做得更多?(新丁篇)
(明報) 03月 30日 星期日 05:05AM


【明報專訊】
《無野之城》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作世界首映,可能是香港第一齣講述棒球的電影。正如主創人所料,觀眾的第一個反應的確是:「乜香港都有棒球代表隊咩?」第二個反應可會是:「裏面有幾成真,幾成假?」─尤其看到很有camera face的棒球員在沙灘上、在球場上裸跑;尤其看到男更衣室內外種種風光……

雲翔是這齣傳奇之作的監製、編劇和聯合導演。沒有他,便沒有這個夢想。他參加「毅行者」凡十多年,開電影公司乾脆便叫藝行者。他是一個這個年頭還會拿血汗錢拍自己電影的男人。

問:你自己打不打棒球?

答:我不是棒球運動員,但喜歡看。十多歲時在銅鑼灣已經結業了的三越百貨看日本 棒球漫畫《我和我的九人甲子園》,從此便迷上了。將來有機會我也要把這故事搬上銀幕。

問:你怎樣結識這群棒球員和教練?

答:我有朋友在香港棒球總會工作,找上剛從澳洲回來的我,說想為香港棒球隊拍一齣宣傳片以推廣本地棒球運動。但我和球員談過之後,發現他們很有自信,很淡定,而且本身生活都很有趣,除了棒球,不少還有藝術嗜好。他們的路向和香港金錢至上的主流生活價值完全相反,不問收入,在一項沒有人注意的運動上投放大量時間和金錢,很激情,便覺得為他們拍一部宣傳片或紀錄片未免太浪費了。既然他們都在等待球場上一個奇蹟,我便想:有沒有另一個創造奇蹟的可能?便是讓他們當演員,拍出他們自己的故事。

五改劇本 發行商滿意才拍

問:你在別的訪問中曾多次說過希望借本片令更多香港人認識棒球,然而,《無野之城》首映之後,一些觀眾對裏面出現那麼多的男性胴體感到困惑,加上片中棒球操揀和比賽的場面不多,不太像同類勵志或運動片,於是部分網民便指摘你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答:我拍電影當然有自己要說的話;棒球是其中一部分。其實我也想有多些棒球場面,但2007年1至3月拍攝期間,我差不多把全港所有空出來的場地都租了,還是不夠,再下去便要向足總借場。我也想拍多一個月,處理好比賽和操練情,但香港是「無野之城」啊!真的沒有這個資源,而我也不是要製作教育電視,一心拍一部認真的電影便是了。

問:你心目中認真的電影應該是怎樣的?

答:首先要有劇本,港產片以前實在有太多沒有劇本便開拍,現場「飛紙仔」的習慣。這樣我不能接受。這個劇本寫了5版,給很多行家、朋友和發行商看過,他們都感滿意才開拍;其次要有好的導演,拍年輕人的故事,香港誰比劉國昌先生更合適呢?另外,選擇拍攝場地、後期製作都十分重要。我們花在配樂上的資源便不少。那6首歌的重唱版權我便用了二十多萬。

問:你說是羅文的《朋友一個》、陳百強的《當我想起你》、黃家駒的《喜歡你》、張國榮的《春夏秋冬》、梅艷芳的《夢伴》和光良的《童話》?

答:嗯。《童話》是棒球隊員集體愛唱的歌,另外5首則是配合劇情挑選,同時借機抒發對那些逝去歌手的懷念。

始於2003的失落與傷感

問:你覺得棒球員像那些歌手嗎?

答:當然不是覺得他們會像那些歌手英年早逝。而是我想到:他們的球打得不錯,但打了十多年,今天如果有什麼成就,也是靠他們自己掙來的。如果最終沒有又怎樣?是那最後歸於無的感覺……


問:所以你不單不斷插入打上早逝歌手名字和生卒年份的畫面,還插入孔子、惠能、老子的名句?不過那句「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好像不是老子說的?

答:黃仁逵(本片美術)也已告訴我了。其實我最喜歡的是孔子那句「未知生,焉知死」……也許,我根本便是一個很沉鬱,很悲觀的人,因此想借儒、釋、道三家的思想來振奮一下,也許我犯了新導演的通病─有太多話要說。

問:《無野之城》由2004年開始籌備拍攝,又是關於「失落」的,和2003年有什麼關係沒有?

答:正是關於2003的。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我們失去了那麼多東西。我很記得SARS期間,整個城市都很靜,尖東是完全寥落的。張國榮死那天,我真的以為是愚人節惡作劇。那天我駕車回家經過中環,計算時間該便差不多是他跳下來時。那種不確定感,強於1997。我剛認識棒球員們的時候,他們和我提起那一場對斯里蘭卡的亞洲盃比賽,滿以為會創下紀錄性佳績,結果好夢成空。他們有人說時還在哭呢。我一聽便想把這些失落和傷感聯繫起來。

問:2003年你正在做什麼?

答:正在澳洲坐移民監。我本來是IT人。趁在澳洲時便學習拍電影,拍短片。由於我有很多影圈的朋友,之前我已了解香港人是怎樣拍片的,這一次其實是讓我明白外國人如何製作出一部電影。

問:是對電影的熱情令你不惜獨資拍攝《無野之城》?在這個市道,大家都在說拍電影等如把錢傾入大海……

答:我從13歲做到30多歲,儲蓄了一點錢;投資股票,也賺了一點。我以前雖然是做軟件的,但興趣卻是音樂和中國文學。會考 我中國文學拿A的啊!電影,正好能有效結合我的興趣。怎麼說呢……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常常有很多感覺,也常常很想和別人分享這些感覺;要跟多些人分享,最好便是拍電影了。朋友起初也以為我一定會寫小說了,畢竟寫小說較便宜。(笑)我也寫過一些短篇,但沒發表。以前我也搞過出版,出版過一些會考練習之類的書,銷量不錯,朋友還因此患上肝炎。從那個經驗我曉得,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發行商,將你的書放在書架上;即使放上了,讀者拿上手讀的機會也不見得高。電影呢,除了在戲院公映,還可以透過DVD、VCD,有多些人看。

問:你有什麼心儀的導演?

愈辛苦愈開心愈踏實

答:艾慕杜華,他所有作品我都喜歡!如果我能拍出像《慾望的規條》這麼樣的作品便好了。還有彼得格連韋納,他的節奏、題材……裸體可能便是受他影響。他的《淹溺三六九》裏,那教士眼看海水湧進小艇,仍划動不休的場面,拍出了對人生一種極端的灑脫。

問:《無野之城》董敏莉飾演的自殺少女,可是你的代入位?

答:我小時經常想及死亡。以前很怕死,現在不怕了,即使明天便死也無妨了。過了40歲還死不了,卻在經歷自己所愛的死亡,不禁想:可能死了還好。某種意義上,拍電影也是我傷感的另一反射。你知道嗎?我最近有一個奇怪的想法,想在電影中綵排自己的喪禮。一般的喪禮都會說死者的好話,我想換另一個做法,規定出席者只能講我的壞話。這樣一直講下去,會否最終發現,壞話說盡了也不過如此,得出「我也算好人」這結論?

問:聽說你下一部作品便要到死海去拍?還找了邱禮濤合作?

答:我下一部電影叫《永久居留》,講一個基男愛上了一個直男,也講一個常害怕自己活不到30歲的男子,對來生的看法。

問:似乎有很多你個人的情懷放進去?

答:我人生還有很多想拍而未拍的題材。怎麼說呢?我是一個欠運的人,過海關排隊永遠排最長那一列,抽獎最好的一次便是抽到機票和弟弟一起去了日本……我不期望比別人幸運,刀仔能鋸大樹之類,反而愈辛苦,愈感開心,愈能給我踏實的感覺。今天的人常動腦筋如何用最少的勞力換最多的報酬,我呢?則常在問:「我怎樣可以比別人做更多?」

什麼人答?雲翔

原名鄭云翔,曾被譽為「香港土生土長的電腦英才」,自小家貧,13歲開始打工幫補家計,當過數據輸入員、電腦程式員,1994年獲公開大學電腦學理學士學位,曾任香港最大軟件集團「天時」的營運總裁。自資拍片之餘,還粉墨登場,脫光衣服在處女作《無野之城》男更衣室亮相。他說他信命運,但不會看命書。

什麼人問?朗天

文化策劃、傳媒工作者、編劇、影評人。近作《村上春樹與後虛無年代》、《後九七與香港電影》、《潛行之恨,或愛》、《自戀的命運》、《行者之錯步》等。

文﹕朗天

編輯:周瑮





無野之城小資料
(明報) 03月 30日 星期日 05:05AM


【明報專訊】
監製:雲翔
導演:劉國昌、雲翔
編劇:雲翔
演員:梁宇聰、香子俊、林苑 、董敏莉 等

由香港棒球代表隊成員及教練演回自己,在銀幕上展示他們生活上的理想和熱情,以及參與棒球運動的苦與樂。主投手梁宇聰和投手香子俊同一天生日,被同一個女子愛上。一個少女半夜在路邊幾乎被阿聰撞死,以後便闖進了他生命。決戰前夕,阿俊突然向阿聰表白,他對他有了感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