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9

OMA決將文化藝術集西九 (星島)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05:30

OMA決將文化藝術集西九
(星島)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聘請了三家概念圖則顧問公司設計西九的布局,包括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英國 福斯特建築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Rocco Design Architects Limited)。三家公司必須在下周五或之前向管理局提交設計圖,其後在八月左右就三個概念圖則進行的第二輪公眾諮詢。三家概念圖則顧問公司接受本報專訪,大談設計的概念,讓大家可以在設計圖曝光前,對他們的意念和風格有所了解。

  記者:鄧栢想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簡稱OMA)在香港成立分支才半年,來自荷蘭 的OMA執行總監兼建築師大衞•希艾萊特從一次遊覽西九海濱長廊的經驗,看到香港人使用公共空間時面對的限制,從而萌生設計概念——為香港人創造一個從沒體驗過的活動機會。OMA風格鮮明前衞,大衞表示,聆聽到公眾對西九的意見,但設計不可能迎合所有人的意見,因此設計引起爭議,會在所難免。

  港正尋找一個有趣身分

  大衞認為,環看世界,從規模到景觀,西九都是獨特的。他指,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有趣的是,要建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文化藝術區,意味著香港正在尋找一個有趣的身分——一個文化與經濟的混合體。大衞說,「我們嘗試規劃一個有親切感的西九,同時加入香港尚未有、突出的新元素。」他表示,OMA對香港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期望設計模型展示的西九能夠與香港的人和文化連繫在一起。

  大衞指,他在香港住了近一年,他曾經到西九長廊遊覽,形容景色簡直「靚到震」,亦對香港公眾享受空間時所面對的限制深有體會。他說,「如果現在去西九,風景很美,你可以做任何事,你可以躺在草地上、釣魚、放風箏。

  但你會發現有告示,提醒你不能躺在草地上、放風箏、不能躺在長椅上,我是很驚奇的,在歐洲,我從沒有看見類似的標誌。」大衞當時立即想到,OMA規劃的西九,要有創意、推動公眾使用、要創造香港原本沒有或被禁止的活動機會。

  他希望將西九融為城市的一部分,令香港人和旅客同樣感到自然舒適,他有信心概念圖則引起公眾的興趣和迴響。

  對港文化活力大感驚訝

  雖然香港一向被叫文化沙漠,但大衞在研究的過程中,卻對香港的文化活力大感驚訝,「當我們仔細看看,我們看到有香港有龐大的藝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有組織地發生,人們不會說這是文化。」他透露,OMA嘗試透過設計西九的布局,將香港的文化藝術集合在一起,他認為如果做到這一點,就是成功。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李景憲花左11個月時間,做左一個「西九第四方案-IN3人民空間」 但係經過11個月之後 得到既係政府既冷待,甚至視佢為示威者!

它對香港社會及經濟有極大效益、完全符合香港市民需要一個綠色公園西九的意願。
它反璞歸真、善用地下空間能衍生900億主要兩個大量節省造價的元素:
1) 不需要打樁
2) 引用海上鑽井平台, 只用100條柱的簡約設計建造與物流。

李景憲聖誕節假期北上上海同濟大學, 造訪王鼎業校長及中國地下空間之父候學淵教授作了詳細討論, 認可了李景憲這份“西九第四方案” N3人民空間的五層地下城造價不會高於地上城, 否定了一般人的憂慮。

建成方案內的地上和地下建築設施,預計不超過港幣500億元成本 。但是能提供盈餘為西九往後20年的經費提供補助。

單是該地下空間的可使用面積不少於1,500萬平方呎,開發後的地下有價建築面積,出租或出售會為開發西九投入的資金保底。

別讓這塊土地42公頃先天條件十足的寶地不致白白地被浪費,請來了解。
“為何置善用西九地下空間的建議於不顧?”
“如何利用900 億港元收入善用西九地下空間?”

敬請致電 2548 2713,電郵: leekinghin2001@yahoo.com 李景憲會一一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