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大使尋港快樂之源 1年訪206國家地區 信港人最快樂
(明報)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快樂是什麼?每人都有不同答案。Antonio Santiago、Kelly Ferris 和Tony Martin三名年輕人,肩負起「快樂大使」的重任,365日內走訪206個國家及地區,了解和記錄世界的快樂人與事,找出「快樂之源」。走了4個月,來到第75站香港,在他們眼中,香港人快樂嗎?3人異口同聲說:「當然,香港人最快樂!」
Antonio、Kelly 和Tony從過百萬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快樂大使」,今年1月1日由西班牙 馬德里出發,到全球20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為期1年的「快樂長征206」(Expedition 206),每地方只逗留1至2日,至今已在南美、非洲 等多個國家留下足印(見下圖)。他們上周四晚抵達香港,翌日在中區展開快樂之旅:到中環 嘉咸街街市與檔主閒談,感受香港濕街市文化之餘,更大唱《半斤八両》鼓勵香港人,下午歇腳在茶餐廳吃奶油豬、飲凍奶茶,晚上再入蘇豪看著人來人往的中環夜景。
難忘港人樂於助人
不少調查指香港人不快樂,生活壓力大。來香港逛了一日,「快樂大使」竟認為香港人「最快樂」。Tony 解釋,香港人心地很好,因當他們剛抵港後,拿著地圖停下來找路時,立即有香港人主動幫忙。「大家好像很趕時間,想不到香港人如此樂於助人!」助人為快樂之本,他看出了香港人的熱心,所以認為香港人心中是快樂的。
快樂是從心而發,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快樂價值,Antonio 說,曾與無數人交談,他發現亞洲人的快樂在乎健康,而其他歐美及非洲人則大多會認為,快樂來自家人、朋友;金錢、財富並非快樂的主因,「就算去到一些窮困的國家,他們無iPhone,什麼也沒有,無擔心就快樂」。Kelly覺得,香港人雖然忙,但不會只顧自己,其內心一定有快樂;至於哪國人最不快樂,她苦思後回答:「芬蘭 人,可能較怕羞」。
「亞洲人重健康 歐非人重親友」
贏出「尋找香港快樂之旅」,從事保險工作29歲的黎華,是3名快樂大使在香港行程的設計者。他認為,香港人的快樂,就是香港人的活力,所以他以中區至半山行人自動扶梯四周設計路線,有街市、蘇豪區、荷李活 道及文武廟等,讓3名大使從多方面感受香港的與眾不同。
在港逗留一日半,問他們下一站去哪裏,Kelly 笑說:「我們不會記住自己去邊,去到先算!」現時他們正身處文萊。稍後他們亦會到伊拉克 、阿富汗 等戰區,會否擔心過自己的安危?「一點都不會,可以去得到開眼界,我們很快樂」。
明報記者 謝凱瑩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