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7

文字繪畫﹕email.絮語之鏡花水月

文字繪畫﹕email.絮語之鏡花水月
(明報) 01月 27日 星期日 05:05AM

【明報專訊】

Dear DF,

我有一本書的序頁這樣寫:日本 有這麼一個民間故事:在深山,有一種蛤蟆,蠻特別的,牠比同類的外表更醜,還多長了幾條腿。人把牠抓到了,把牠放在鏡前,蛤蟆一看到自己那個樣貌,不禁嚇得出了一身油。這油,人用來醫治燒傷燙傷。黑澤明 晚年回憶往事,自喻是一隻站在鏡前的蛤蟆,發見自己種種的不堪,不禁嚇得出了一身油。

如此形容自己,日本導演黑澤明(Akira Kurosawa 1910-1998)固然謙遜,但書還是寫了。這是黑澤明的傳記故事。不知道他出的一身油可有療傷功效。

SW

Dear SW,

魔鏡魔鏡,世界上那個人最靚─鏡前,最靚的,是自己,是自己自己是自己─

因為(自覺)靚,所以照鏡。因為(自覺)不靚,所以照鏡。反正靚不靚,都要照鏡。因為靚,把鏡中的照下。因為不靚,把鏡中的不太不靚的照下。反正靚不靚,都要照下。有照相機的,用照相機照下。未有照相機以前,用筆畫下。總之,照下畫下的,都不會不靚。有自拍功能的照相機,自己幫自己照。懂得畫畫又畫得好的,那當然自己畫。

你知道,西方繪畫中,德國 畫家Albrecht Drer(1471-1528)被認為是最早畫自己的畫家。

畫自己─即自畫像。Drer的自畫像,靚。Drer他畫的靚。你看他1484年用銀尖筆畫的自畫像,那時候他只不過十三歲。你看他1493年畫的油畫,那時候他二十二歲。你再看他1498年畫的,那他二十六歲。然後是1500年的,他二十八歲。

十三歲。「This I drew, using a mirror; it is my own likeness, in the year 1484, when I was still a child.」好一個十三歲的孩子,畫的多麼好。質樸無邪。一個天才小畫家。

二十二歲。「Things with me fare as ordained from above.」背景黑色。七分臉。年輕。不羈。頭戴一頂有穗條的紅帽。蜜黃色及肩頭髮。身穿褶縐白色上衣。外套一件灰綠披風。有點粗糙的雙手拿一枝刺薊花;刺薊花的德語是「男子的忠誠」。

二十六歲。「I have thus painted myself. I was 26 years old. Albrecht Drer.」七分臉。頭戴一頂黑白間紋布帽。一頭及肩捲髮。左肩搭棕紅色披風。他蓄了鬍鬚。他穿戴上一雙白色手套。挺直的姿勢。倨傲。年輕。背後有窗。窗外風景多美多遠。他稍微左傾側向窗。畫面光亮。他的願景。

二十八歲。「Thus I, Albrecht Drer from Nuremburg, painted myself with indelible colours at the age of 28 years.」黑色背景。正面。直視。一頭及肩捲曲棕髮。穿上一件有毛皮邊的咖啡色袍。他畫的細膩的右手輕置胸前,右手食指指向自己。肅正。一派莊嚴。

Drer在自畫像上的題字─我─上天予我─我畫─我自己─不能磨滅的(顏色)。

七分臉大概是最美的。Drer他的頭髮長而鬈曲,眉毛修長,眼眸精靈,鼻子筆直。有時候他蓄有鬍子。他的衣著講究漂亮。他高雅。俊俏。自信。玉樹林風。翩翩公子。一個王子貴族。總之,一句話,靚爆鏡。

Drer是文藝復興 時期的北方人物。一個重要畫家。畫家他游走意大利 ,眼界開闊,他知道原來不遠的地方,有如此美麗的作品,畫者如Giovanni Bellini(1430-1516)獨立不凡受人尊敬。回到家裏來,他給他的好朋友寫:「Oh, how I shall freeze, there, after the sun. Here I am a gentleman, at home I am a ne'er-do-well.」在家,在自己的國家,Drer當然不是nobody;但那個時代的德國,畫者還只是一個技師,社會地位不高。而Drer他才華橫溢,面容俊俏,他知識豐富,交遊廣闊。因為自覺,因為成就不如理想。如是,Drer他畫自己。

自畫像中的Drer:自覺:他的美。他的畫技。是的,Drer的畫技細膩臻美。他把自己呈現的臻美細膩。那個年代的畫家,含蓄內歛,起碼在穿著上沒有那麼張揚。而Drer他張揚。如此高貴高尚。不可攀。他又以接近耶穌基督的形象示人。神以自己的容貌造人。畫家畫人。藝術,和宗教。畫者,與神。超脫凡塵。

畫自己,把自己記錄在歷史,小人小物恐怕沒有這能耐。畫家能畫。他畫下他的形象:那他希望自己呈現在人前的樣子。我們記住了。有時候,我好奇:那個年代的鏡子,照得人如此清澈精細。還是Drer他實在是出色的畫者。

DF

Dear DF,

以前我在舊居的廚房牆壁掛有Drer畫的野兔的複製品。Drer是出色的畫家是不容置疑的。他畫油畫,水彩,他造蝕刻畫,他畫人物,動物,風景,宗教故事,神話。樣樣皆精事事皆能。

自畫像,或者手,或者眼,是西方繪畫中最具挑戰性的。Drer他畫,他畫的出色。他畫的美。

Drer他是一個仔細的畫家。他寫日記他寫信他寫作畫筆記。他在作品上寫下年份,或一兩句有關的話語。他在作品上簽上名字,一個設計得精緻漂亮的名字造型。他記下的畫下的在在說明:我在此。他大概知道那是要留下來的東西,而且是很重要的。

好趁青春留倩影。以前,你不懂得畫畫,你會走上影樓,穿上漂亮的衣服,認真的擺個造型,拍個照。然後大大張的貼在家中客廳睡房頭。或者放在一本一本的相簿內,供友好翻看。攝影科技發達又普及,具攝影功能的手提電話推出的時候,你手執電話對自己擺甫士卡嚓自拍不停。而且可以拍攝不斷。不喜歡的照得不美的,通通刪除。然後你開個部落格什麼的,一大堆什麼的美的你認定是美的,都都都放進去。

自畫像。自拍照。對鏡自覽─人一定得要有很多的自覺─還有自視自戀自賞自愛自滿自憐。希臘 神話中的納西斯(Narcissus),美,而自覺自己的美。湖水反映他自己的臉容,他為之傾倒。久久不能自已。湖水倒影鏡中自己:人照看到美。人把這美放大。瑕疵,人略去不提,尤如黑房技術的執漏,電腦技術的增補剔除─什麼不美的不好的不滿意的,一去蕪存精。我想起法國 學者德里達說的:「Narcissus, inventing a mirror without image, let it be seen that he does not see. He shows himself, he shows up, but to the other.」對鏡端詳:人照看到自己。看到了知道了自己的優點,真好。把自己的優點呈現,人之常情。呈現自己的缺點,難。而大多時候,缺點,我們看不到,懵然不自知,或者看到了,不肯承認。

你知道,我家有兩面鏡,都是陳舊褪,鏡面有點斑駁模糊的。朋友在鏡子前端詳,總會對我埋怨─照的不清不楚的鏡,要來幹嗎─說的也是,照的不清不楚的鏡要來幹嗎─大概,我就是怕在鏡前照看到的,太清太楚了。

SW

策劃+創作:kiss the spider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