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6

方志恒﹕從電視辯論 到政改之戰 (明報)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05:10

方志恒﹕從電視辯論 到政改之戰
(明報)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05:10

【明報專訊】特首曾蔭權 突然出擊,邀請公民黨 余若薇 ,就政改進行電視辯論。

曾特首「忽然勇猛」,主動向民主派 下戰書,令不少人百思不得其解:余若薇是資深大律師、辯才出眾,又有「民主女神」稱號,曾蔭權在口才及形象上都有所不及,為何要冒險進行辯論?曾蔭權為什麼要「厚待」公民黨,讓余若薇以「泛民領袖」的姿態登上辯論台?

為通過政改創造條件

把整場電視辯論,放回政改的大形勢之中分析,也許能夠找出一些端倪。

由始至終,中央及特區政府 要通過政改方案,關鍵在於爭取溫和民主派。而要促使溫和民主派支持政改,則必須創造足夠條件,讓民主派內的溫和理性聲音,能夠起來突破傳統的道德力量,當中牽涉兩個重要條件:

一是政改方案的民意支持度,假如主流民意都期望立法會 通過政改,溫和民主派自然面臨壓力要回應民意。

二是政改方案的最終修改及讓步幅度,假如政府最後提交到立法會表決的方案,能夠就終極普選 有更明確表述、2012年選舉改革亦有更多民主成分,溫和民主派感到能夠向支持者交代,就有機會支持政改。

搶攻民意的政治工程

這兩個條件,實際上互相關聯、互相影響:北京 如果現時就大幅度改善方案,自然能夠提高巿民對政改的支持,有利於與溫和民主派達成共識;但從中央領導人的角度而言,始終是希望以「最少成本」、「最低付出」通過政改,而假如透過各種政治公關工程,再配合中央官員與溫和民主派的「破冰會面」,已經能夠拉高政改方案的民意支持度,那麼北京就能夠「謀定而後動」,只需要在最後關頭,對方案作出局部修改及讓步,已經有機會推動溫和民主派(或至少是部分獨立民主派)支持政改。

假如上述的分析成立,就能夠理解為何曾班子會在「五一六公投」之後,高調宣傳政改方案:公投之後,特區政府發動「新社區運動」,包括發放新一輪電視宣傳片,以及出動3司12局問責官員落區推銷;而曾特首主動約戰余若薇,更加是整場民意戰的重頭戲。

至於挑選余若薇作為對手,則相信與「5區公投運動」未如理想有關。由於大多數中間選民未有投票,5區補選的投票率(17.1%)及投票人數(579,000人)都創出歷史新低,顯示公投得不到主流民眾支持,令主催運動的公社兩黨,陷於「脫離群眾」的困局。在現時的形勢下,曾蔭權主動挑戰作為「5區公投運動發言人」的余若薇,明顯有搶佔「主流民意」的政治高地、追擊「公社聯盟」的策略計算。

務實政改vs.理想政改

前美國 總統克林頓 的顧問莫理斯(Dick Morris),在他的經典著作《The New Price》中指出,要贏出電視辯論,重點不在於駁倒對手論點、或一板一眼地回答提問,而是透過靈活表達手法、反覆強調自己的主要議題,從而令電視機前的觀眾,能夠留下正面印象。2007年的特首選舉 辯論中,梁家傑 辯才出眾,評論普遍認為梁家傑表現較佳,但民意調查卻顯示,曾蔭權贏得大多數中間選民支持,民意支持度超過七成。當中的致勝關鍵,正在於曾蔭權在面對梁家傑的攻擊時,能夠有技巧地反覆強調「務實政治」的選舉主題,成功突出其有豐富管治經驗的強項,不但令大多數中間選民留下正面印象,更加令不少觀眾覺得梁家傑「巧言令色」。

今次曾班子的如意算盤,相信正是參照2007年特首選舉的策略:曾蔭權的目標,並非要在辯論中說服公社兩黨及其支持者,而是要爭取務實、溫和及沉默的大多數港人。可以預期,余若薇在辯論中必會站在道德高地,力陳雙普選的必要性及迫切性,曾蔭權則會集中交代政改方案的設計、理念及背後限制,嘗試將辯論定調為「務實政改vs.理想政改」。2007年的特首選舉已經證明,這種策略雖不能說服泛民的死忠支持者,但對爭取主流民意卻頗為有效。但話說回來,事隔數年之後,曾蔭權以往「務實領導」的正面形象,早已因為連番的施政失誤而一去不返,今天能否單靠同樣策略再次取勝,實在是未知之數。

從4月14日突然公布政改方案,到公投之後即發動「政改民意戰」、安排中聯辦 與溫和民主派進行「破冰會面」,中央及特區政府每行一步,都明顯經過政治計算,以爭取通過政改。但香港巿民是清醒的,政治操作、媒體攻略也許能夠影響一時的民調或政治氣氛,但通過政改的關鍵,始終在北京是否願意提出一個更加進步的方案,以行動說服港人及溫和民主派,政改是有「實質民主改革成分」、終極普選是「普及而平等的選舉」。

無論如何,末來的一個月,將會是「政改之戰」的決勝時刻。

網誌:http://brian-fong.blogspot.com

作者是城巿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新力量網絡研究員

特首民望續「肥佬」 反對出任比率新高 (明報)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05:10

特首民望續「肥佬」 反對出任比率新高
(明報)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05:10
【明報專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昨日公布特首曾蔭權 的民望,結果顯示曾蔭權的評分連續兩次錄得不及格水平,只有49分,較5月初調查下跌0.2分;反對曾蔭權出任特首的比率為51%,較上次調查上升3個百分點,是他2005年出任特首以來的新高;支持曾蔭權出任特首的比率則為33%,較上次調查下跌1個百分點。

今次調查在本月18至20日進行,共訪問1015人,結果顯示,受訪者對特區政府 表現滿意率為25%,較4月底時調查下跌3個百分點;不滿特區政府表現的比率為43%,較4月底的調查升5個百分點。

由於調查進行期間,曾蔭權剛公布邀請公民黨 黨魁余若薇 就政改進行電視辯論,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把調查結果按事件時序分拆分析,結果顯示曾蔭權宣布電視辯論後,評分微升0.6分,而反對率、特區政府不滿率亦相繼下降,計劃總監鍾庭耀認為,結果初步顯示辯論對曾蔭權有挽回民望的作用。

公布辯論後民望微升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雖然曾蔭權公布辯論後民望微升,但他不認為特首邀請余若薇辯論是「一定加分」,因為消息公布後,社會的評價毁譽參半,難以就單日民調作推論。

至於曾蔭權民望再度下跌,馬嶽相信與曾蔭權帶頭在補選中不投票、並閃縮公布決定有關。

富士康臥底爆公司內幕 (商台)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14:44

富士康臥底爆公司內幕
(商台)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14:44

【商台 互動中國組】第11跳!今日上午富士康 再有員工墮樓事故,死者僅19歲,入職42天。而內地網友早前就富士康發生多宗跳樓事件組織臥底觀察團,列出富士康九大問題,概歎:「富士康在精神方面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血汗工廠』。

網名為「劉德華 接班人」網友在富士康發生十連跳後,組織12名報名志願者打入公司內部展開調查。「劉德華接班人」表示富士康勝在購買員工保險、簽定勞動合同、保障最低工資及按時支付薪金、在加班費方面做得較好;

但公司存在「管理人員管理粗暴」、「組建工會程序不合法」、「保安部存在非法打罵和限制人身自由等違法行為」、「違反勞動法,超時加班」、「與新進員工簽訂霸王條款,變相限制員工」、「工人工資多在最低工資標準線上」、「管理層對低層員工存在人格歧視」等九大問題,網友結論是富士康是血汗工廠。

龍頭EMS企業

富士康為全球最大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 電子生產商),合作伙伴包戴爾Dell、惠普HP、聯想Lenovo、新力Sony 、Apple蘋果、微軟 Microsoft及諾基亞Nokia等,業務從承包電子部件訂單到同共同研發產品亦有。預計今年富士康將為蘋果生產2400萬部iPhone 4G,並在年中後期為諾基亞新計劃投產。

影響與蘋果合作關係

富士康跳樓魔咒始於第一跳員工孫丹勇。去年7月,富士康公司在給蘋果公司寄產品時,出現一台樣機遺失,蘋果公司懷疑富士康泄密,負責郵寄的員工孫丹勇被保安暴打、關禁閉嚴刑逼工。25歲孫丹勇不堪受辱墮樓身亡。連同近三月的多宗自殺案,惠普及蘋果均關注富士康的工作環境是否合符合作標準。

良心教師﹕有責任關心香港時事 (明報)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05:10

良心教師﹕有責任關心香港時事
(明報)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05:10
【明報專訊】「我不是80後,我不是公民黨 ,我不是社民連出身,我只是一個草根階層成長的少年,慢慢做到一個教師」。一個中學老師無懼權貴說出香港人的心底話,博得全校以至全港的掌聲,「一問成名」。

校內流傳好人好事多

吳美蘭老師在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執教8年,主要教高考班英文科及中一通識科。在學生及同事眼中,吳美蘭是熱心教學、關懷學生的好老師,校內更流傳不少她的「好人好事」﹕一個預科班學生經濟困難,吳老師借出數千元助她交學費,「她與學生關係好好,所以一舉手發問,就博得全場掌聲」。

唐英年 有感吳美蘭非泛泛之輩,回應時說「我相信吳老師在學校一定很受歡迎,因為你一舉手已有熱烈掌聲」。離開時,唐英年主動與這名「良心教師」握手問好。

傳媒及後蜂擁訪問內斂的吳老師,但她一概拒絕,不願多談,只簡單說一句:「作為香港人,我認為有責任關心香港時事。」記者傍晚再到校門外等候,吳老師禮貌婉拒,「要說的今早已說了」。記者追問她,是否知道已成為網上英雄,她笑著回答「是嗎?我都不知道。沒什麼特別感覺,這是言論自由」,之後更著在大雨中追訪的記者趕快避雨。

吳美蘭昨日的行動並非即興,原來她兩天前致電港台 節目《自由風自由PHONE》,批評政府帶頭不投票做壞榜樣,事先張揚會「狙擊」唐英年。她當時稱,本周一從校方得知有「重要官員」來學校探訪,但校方稱不要向學生透露,令她甚感奇怪:「我到時一定會舉手,問(唐)為什麼不投票……政府想做宣傳,為什麼不見得光?是否怕人家擲榴槤,他接不到?我作為員工,覺得好可悲!」

電台中事先張揚狙擊

吳美蘭當時更說,慶幸自己在516補選中有投票,因為這是十分可貴的機會,「曾蔭權 說要放棄投票,我作為老師,可以點教公民教育?(主持人吳志森說可演繹為壞榜樣),但年紀比較小的學生,會看到政府不投票這個實際例子,這是好可悲的」。

吳美蘭更質疑以往選舉政府都會寄教材、海報等給學校做宣傳,但今次補選政府與學校是「零接觸」,加上部分教師不關注補選,她質疑「我不知道是否因為特區『話事人』說不投票?我認為某程度是有影響的」。

另外,有教師表示庇理羅士校內氣氛開放,相信吳美蘭昨日的言行不會影響她往後的升遷機會,不過,由於官校教師晉升最後是由教統局 決定,吳美蘭的敢言作風會否令她受到「特殊對待」,就不得而知。

20100523

學者﹕反映中國工業體制瘋狂 (明報)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05:10

學者﹕反映中國工業體制瘋狂
(明報)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富士康 員工「十連跳」自殺事件被中外媒體廣泛報道,已成國際新聞,人民大學 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指出,內地每年有200萬人自殺未遂,30萬人自殺身亡,自殺率為萬分之2.6;富士康的自殺率則為2.3左右,看似低於全國水平,「但這不是代表富士康很正常,而是反映了整個中國的畸形工業體制太瘋狂,還有更多比富士康還慘的工人」。

工資12年只漲68元

周孝正表示,中國近代高速經濟增長建築在三大代價之上:過度消耗資源、嚴重的污染、欺凌式的剝削,他用後者形容中國工廠工人的生存狀態。「過去12年,他們工資平均只漲了68塊!怎麼跟得上通脹?」

工廠如監獄 農民工如奴隸

記者發現,富士康的員工上班不能談話,同部門的員工不許住同一宿舍,朝夕相對卻形同陌路。周教授指出,「工廠用管理方法打散他們,為的是防止他們串聯,防止他們組織工會爭取權益。幾十萬80後工人都是同一年齡層,他們生活缺乏多樣性,精神麻木,思想容易崩潰,也就容易自殺了。」周教授說,這種封閉性的監獄式管理只是中國企業的冰山一角,「就連我去過的修腳甲院,員工放假都不讓出去,工廠就是一個大監獄,農民工就是奴隸」。

上周富士康「九連跳」後,9名關注血汗工廠的學者發出聯名信,呼籲政府盡快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杜絕富士康式悲劇。

有份聯署的香港理工大學 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潘毅也認為,富士康已經是內地對待工人比較好的企業,它向員工提供娛樂、圖書館、心理輔導,但這種剝削廉價勞動者的的工業模式,讓工人活得沒有尊嚴。潘毅說:「上一代農民工對農村還有依託,掙了錢就回老家起屋生活,但30年改革開放不斷向國民灌注城市發展價值,加上務農的生活水平與城市相距愈來愈遠,第二代80後、90後農民工已經沒有退路,他們接受了城市價值,卻得不到城市的尊重,政府沒有給他們住房、子女教育和醫療等配套,1000多元工資也不可能在城市生活。」

富士康式工人沒有將來

潘毅說,迷失在農村與城市狹縫中間的富士康式工人生活在沒有將來,沒有希望之中,年齡層也缺乏多樣性,沒有父母,沒有小孩,沒有正常的社交,生活蒼白,人際疏離,「他們容易自殺,也不關心別人的自殺,人性變得冷漠」。

明報記者 覃純健

富士康急聘心理醫生救命 上班禁言下班無伴 漂亮宿舍冷漠殺人 (明報)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05:10

富士康急聘心理醫生救命 上班禁言下班無伴 漂亮宿舍冷漠殺人
(明報)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香港藍籌企業富士康 國際在深圳 的工廠,猶如一個城市,在龍華和觀瀾的廠區,容納了42萬工人,日夜工作維持這家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廠。但自今年1月起,這片城區像受了詛咒,接連有員工跳樓自殺,至前日,4個月內累積「十連跳」,8死2傷。

廠區4個月10人跳樓

發生了什麼事?富士康廠區設計現代化,但在員工眼中工廠圍牆是冰冷的。員工道出,每天在工場的時間可長達12小時,其間不准講話;回到宿舍,房友來自不同單位,因早晚班不同,「只看到其他人睡覺」,無人可訴心事,冷漠可能就是殺人兇手。

工人質疑輔導只能治標

富士康對員工自殺事件大為緊張,昨日就舉行招聘會,招聘常駐心理醫生和心理輔導員,屬內地企業罕見,早前又設立輔導熱線785 785(諧音:請幫我請幫我),又在園區設諮詢中心,但員工阿梅(化名)表示,求助的人不算太多,認為輔導只能治標,「那些有問題的人,很少主動找人吧?」

廠區設上網中心泳池運動場

深圳富士康42萬員工中,30萬人在龍華廠區作息,記者昨日到訪當地,發現其實此工廠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血汗工廠,有宿舍漂亮得像獨立洋房,幾幢幾層高的宿舍共享一個泳池,綠樹林蔭;民工居住的宿舍雖然密度較高,外表至少看似本港公屋。廠區內設有上網中心、運動場、食肆、超市,設施齊全。

來自廣西、在富士康打工半年的阿梅,現時在觀瀾大水坑工廠裝組電腦的背板,屬第一線流水作業工人。她稱,初來時每月放假1天,工資900元(人民幣,下同),5月份改善待遇,變成每周放假1天,工資漲到1100元,由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8點(包括2小時用饍及2小時加班),和其他工廠相比,待遇已算不錯。

同部門不同宿 疑防工人串連

「但上班時不能說話,會收警告信的……上廁所也很難,因為流水線不能停下來,要找人頂班才能下崗。」平日工廠內,除了單調的機器聲音,寂靜無聲,回到宿舍,阿梅和10名女工同住一房,她說工友一般都不熟。

「忍不住,後來情願搬出去!」21歲任生產線管理員的阿放解釋,公司故意把同一單位的工友打散,住在不同房間,在宿舍住過一個多月,他和宿友很少說話,「早晚更不同,回來只見到其他人睡覺,又不好意思打擾他們」。後來他決定,找同單位的工友到附近租屋,他薪金只有1600元,也寧願每月多花幾百塊。外界猜測富士康的做法是為了避免工人串連,但受訪員工難以證實。

阿放說,和同一生產線的同事相處得不錯,因年紀相若,平常結伴吃飯、逛街,因此不會有情緒問題,但園內有許多年輕人,不少人都面對男女之間的感情問題和工作問題,上班不能說話,下班沒人傾訴,若人又內向,不易結識朋友,幾等於和外界絕交,估計可能是這些人出事。

記者發現,富士康的管理為封閉式,四周被圍牆包圍,登高望去,一望無際盡是廠房和宿舍,園區東南西北四個出口均有保安把守,員工出入打卡,即使想帶朋友進入,亦不被容許。但在訪問中,員工很少怪罪富士康,對同事的死只認為:他們自己想不開。

管理層﹕難安排同一單位共宿

負責管理工作的張先生認為,自殺均是個別事件,「公司八成都是80後、90後小青年,想不開」,他又稱,以42萬員工計算,10人自殺比率不算高,「只是富士康出名,大家才關心,其他工廠也有發生」,他又表示,流水線不准說話,是為防止員工出錯,「一塊電板插錯了,可能就報銷,成本要幾百美金」。在富士康工作已8年的管理層James就解釋,因為工廠工人常常換人,宿舍一有空位就要讓新人入住,難以安排同一單位的人共宿。

明報記者 古治雄

20100519

公安在我頭上放鞭炮」 沉冤11年 獲釋死囚爆嚴刑逼供 (明報)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05:10

公安在我頭上放鞭炮」 沉冤11年 獲釋死囚爆嚴刑逼供
(明報)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05:10

【明報專訊】因「死者」突然「復活」而被揭坐了11年冤獄的河南省商丘農民趙作海披露當年被公安嚴刑逼供細節,被拘留個多月間,公安天天打他,不讓他睡覺,還在他頭上放鞭炮,又威脅會秘密處決他,「被打得生不如死,我就招了」。

據新華社 報道,商丘市檢察院昨日已就「趙作海冤案」立案,詢問當年曾參與此案的公安局、檢察院及法院人員,現時已刑事拘留了兩名涉嫌當年對趙作海嚴刑逼供的公安郭守海及周明晗,另一名有份參與的公安李德領在逃。

「打了再道歉也沒啥意思」

趙作海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自己未想過追究當年令他含冤的人責任,「那是公家的事情」,趙作海道,就連一個道歉,他都覺得沒意義:「打罷了再道歉,也沒有啥意思… …」

但當年被公安逼供的情况,趙作海仍歷歷在目。他回憶說,被拘後於派出所兩天及在縣公安局一個多月的日子裏,天天被4、5個人打,拳打腳踢外,又用槍頭和棍敲頭,甚至在他頭上放鞭炮,「我被銬在板櫈腿上,頭暈乎乎的時候,他們就把一個一個的鞭炮放在我頭上,點著了,炸我的頭。」

施暴公安2被拘1在逃

趙作海說,入獄後,他的頭總是嗡嗡地叫,常睡不著覺,都是當時被打被炸的後遺症。除了肉體的折磨外,公安還在精神上虐待他,「那30多天都不讓你睡覺」,趙作海稱,當時刑警隊的人還恐嚇他說,若不招供,就「開個小車拉你出去,站在車門我一腳把你跺下去,然後給你一槍,我就說你逃跑了。」

趙作海稱,那時候被打得太狠,生不如死,結果屈打成招,落口供時,他們說一句趙作海就重複一句,說得不對又會遭打。即使上庭時,亦不敢說出實情。

趙作海於1999年被指控殺害同村人趙振裳而入獄,今年4月30日,「已死」的趙振裳卻突然返鄉,始揭發這宗冤案。

當年負責此案的除上述3名公安外,還包括現任商丘市公安局行財處長朱培軍、現任柘城縣公安局副局長丁中秋等警官。

萌死念災民飈至34% 專家震驚 (明報)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05:10

萌死念災民飈至34% 專家震驚
(明報)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05:10

【明報專訊】汶川大地震令8.9萬個四川家庭頃刻陰陽永訣,失去至親的倖存者,心靈裂口每天仍在搶修。震後到四川作心理輔導的本港慈善組織「災後心理輔導協會」,得悉官方數據錄得有嚴重自殺傾向的災民比率,由去年3月的12%,急升至去年底的34%。

據中科院資料,地震受影響人數達2792萬,從目前各科研機構發布的調查報告看,至少10至20%群體需要心理服務,也就是將近300萬至500萬人,但心理援助隊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單在汶川縣,原本10.6萬人口,約6萬人遇難,倖存者有20%、即近萬人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大約三至五成人出現思覺失調,令自殺風險增加兩至三成。

生活漸穩妥 災後情緒浮現

內地官方長期記錄災區人民的心理健康質素。災後心理輔導協會總幹事杜永政表示,得悉有關數據指出,有嚴重自殺傾向的災民比例在去年3月有12%,到了11月則急升至34%。他對此感到震驚,因相對於任何大災難發生後,即使在物質足夠之下,也只有約25%的倖存者會自殺或有自殺念頭,他認為四川災區情况比預料的更嚴重。

「去年4月底北川宣傳部副部長馮翔自殺身亡是個警號。每名自殺者背後一定有心結未解,又找不到合適方法疏導情緒,結果變成計時炸彈。」杜永政認為,去年3月大部分災民仍在忙於修房子、為子女教育奔波,將精神集中在物質重建,隨著物質生活安排漸漸辦妥,思念喪親或地震驚恐的情緒便再浮現。

協會定期派4至6名心理輔導專家到災區,至今接觸約3500宗個案。本年1月起,協會與當地電台合作開設節目《心靈驛站》,每星期4次、每次25分鐘講解心理健康,當中收到最多的求助是失眠困擾,「有聽眾說地震發生至今一直失眠」。

內地輔導技巧參差 難助災民宣泄

「最常聽到人們的安慰方法是不要去想,但遇到悲傷情緒來襲,不是逃避便能夠解決。」他解釋,心理危機干預是讓當事人把感受和體驗抒發,宣泄情緒,但內地輔導技巧未成熟,服務者多依書直說,或者混淆情緒不穩者與精神病患者。

「曾跟進一名患血癌的婦人,地震後常有焦慮,當房子修好,得知女兒考上大學,學費帶來經濟壓力,自殺不遂。我首次接觸她時,她已經歷10多次心理輔導。」杜永政說,曾兩次輔導婦人,以時間線治療釋放其焦慮情緒,焦慮症便得到紓緩。

協會至今在內地培訓了250名心理輔導員。杜永政指災區需求龐大,社會應關注重建心靈的支援︰「內地心理輔導工作本身已落後香港50年,資源缺乏,現在更迫切需要建立長遠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培訓更多專業人員。」

明報記者 彭碧珊

OMA決將文化藝術集西九 (星島)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05:30

OMA決將文化藝術集西九
(星島)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聘請了三家概念圖則顧問公司設計西九的布局,包括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英國 福斯特建築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所(Rocco Design Architects Limited)。三家公司必須在下周五或之前向管理局提交設計圖,其後在八月左右就三個概念圖則進行的第二輪公眾諮詢。三家概念圖則顧問公司接受本報專訪,大談設計的概念,讓大家可以在設計圖曝光前,對他們的意念和風格有所了解。

  記者:鄧栢想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簡稱OMA)在香港成立分支才半年,來自荷蘭 的OMA執行總監兼建築師大衞•希艾萊特從一次遊覽西九海濱長廊的經驗,看到香港人使用公共空間時面對的限制,從而萌生設計概念——為香港人創造一個從沒體驗過的活動機會。OMA風格鮮明前衞,大衞表示,聆聽到公眾對西九的意見,但設計不可能迎合所有人的意見,因此設計引起爭議,會在所難免。

  港正尋找一個有趣身分

  大衞認為,環看世界,從規模到景觀,西九都是獨特的。他指,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有趣的是,要建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文化藝術區,意味著香港正在尋找一個有趣的身分——一個文化與經濟的混合體。大衞說,「我們嘗試規劃一個有親切感的西九,同時加入香港尚未有、突出的新元素。」他表示,OMA對香港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期望設計模型展示的西九能夠與香港的人和文化連繫在一起。

  大衞指,他在香港住了近一年,他曾經到西九長廊遊覽,形容景色簡直「靚到震」,亦對香港公眾享受空間時所面對的限制深有體會。他說,「如果現在去西九,風景很美,你可以做任何事,你可以躺在草地上、釣魚、放風箏。

  但你會發現有告示,提醒你不能躺在草地上、放風箏、不能躺在長椅上,我是很驚奇的,在歐洲,我從沒有看見類似的標誌。」大衞當時立即想到,OMA規劃的西九,要有創意、推動公眾使用、要創造香港原本沒有或被禁止的活動機會。

  他希望將西九融為城市的一部分,令香港人和旅客同樣感到自然舒適,他有信心概念圖則引起公眾的興趣和迴響。

  對港文化活力大感驚訝

  雖然香港一向被叫文化沙漠,但大衞在研究的過程中,卻對香港的文化活力大感驚訝,「當我們仔細看看,我們看到有香港有龐大的藝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有組織地發生,人們不會說這是文化。」他透露,OMA嘗試透過設計西九的布局,將香港的文化藝術集合在一起,他認為如果做到這一點,就是成功。

快樂大使尋港快樂之源 1年訪206國家地區 信港人最快樂 (明報)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05:10

快樂大使尋港快樂之源 1年訪206國家地區 信港人最快樂
(明報)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快樂是什麼?每人都有不同答案。Antonio Santiago、Kelly Ferris 和Tony Martin三名年輕人,肩負起「快樂大使」的重任,365日內走訪206個國家及地區,了解和記錄世界的快樂人與事,找出「快樂之源」。走了4個月,來到第75站香港,在他們眼中,香港人快樂嗎?3人異口同聲說:「當然,香港人最快樂!」

Antonio、Kelly 和Tony從過百萬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快樂大使」,今年1月1日由西班牙 馬德里出發,到全球20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為期1年的「快樂長征206」(Expedition 206),每地方只逗留1至2日,至今已在南美、非洲 等多個國家留下足印(見下圖)。他們上周四晚抵達香港,翌日在中區展開快樂之旅:到中環 嘉咸街街市與檔主閒談,感受香港濕街市文化之餘,更大唱《半斤八両》鼓勵香港人,下午歇腳在茶餐廳吃奶油豬、飲凍奶茶,晚上再入蘇豪看著人來人往的中環夜景。

難忘港人樂於助人

不少調查指香港人不快樂,生活壓力大。來香港逛了一日,「快樂大使」竟認為香港人「最快樂」。Tony 解釋,香港人心地很好,因當他們剛抵港後,拿著地圖停下來找路時,立即有香港人主動幫忙。「大家好像很趕時間,想不到香港人如此樂於助人!」助人為快樂之本,他看出了香港人的熱心,所以認為香港人心中是快樂的。

快樂是從心而發,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快樂價值,Antonio 說,曾與無數人交談,他發現亞洲人的快樂在乎健康,而其他歐美及非洲人則大多會認為,快樂來自家人、朋友;金錢、財富並非快樂的主因,「就算去到一些窮困的國家,他們無iPhone,什麼也沒有,無擔心就快樂」。Kelly覺得,香港人雖然忙,但不會只顧自己,其內心一定有快樂;至於哪國人最不快樂,她苦思後回答:「芬蘭 人,可能較怕羞」。

「亞洲人重健康 歐非人重親友」

贏出「尋找香港快樂之旅」,從事保險工作29歲的黎華,是3名快樂大使在香港行程的設計者。他認為,香港人的快樂,就是香港人的活力,所以他以中區至半山行人自動扶梯四周設計路線,有街市、蘇豪區、荷李活 道及文武廟等,讓3名大使從多方面感受香港的與眾不同。

在港逗留一日半,問他們下一站去哪裏,Kelly 笑說:「我們不會記住自己去邊,去到先算!」現時他們正身處文萊。稍後他們亦會到伊拉克 、阿富汗 等戰區,會否擔心過自己的安危?「一點都不會,可以去得到開眼界,我們很快樂」。

明報記者 謝凱瑩

快樂長征206難忘片段 (明報)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05:10

快樂長征206難忘片段
(明報)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第1站:起點西班牙

3位「快樂大使」Antonio、Kelly及Tony,今年元旦在西班牙馬德里出發,當地人們愛食、愛玩、愛傳統,在新一年大家的快樂是與家庭及朋友一起。

第24站:南美厄瓜多爾

Tony最難忘一幕是在熱帶雨林攀山涉水。他看見滔滔河水忽發奇想,與當地導遊二話不說跳入水中游水,毋懼低溫在瀑布下嬉戲,親身感受當地大自然之美,「想游水就即刻脫衣服,感覺很爽!」

第61站:非洲 毛里裘斯

進入毛里裘斯,入境官員看到他們的護照,發現他們數月內到過數十國家,感到十分驚訝,向他們查問,3人向官員解釋正在快樂長征,才獲准入境。

第69站:越南

Antonio最感動看到一名沒牙的老人家,看上去身無分文,但仍展示燦爛笑容,「就算最窮的國家,都會有很多快樂在身邊!」

第72站:日本

本身為武術高手的Antonio,到日本親身體驗該國國技相撲,他穿上相撲手兜襠布,相撲手教他不同招式,如禮儀、推手等,由於他身體柔軟度高,「師父」大讚他有潛質,「完成這趟旅程後,可能我會回日本做相撲手,不過由現在起我可能要食多點增磅,哈哈!」

第74站:澳門

上周四到澳門,行程只有半天,天氣不佳卻未影響他們心情,3人坐上澳門特色之一的三輪車,在車上高唱Temptations經典名曲「My Girl」,但歌詞中的「my girl,my girl,my girl」,就變成了「macau,macau,macau」。

第75站:香港

身處中環 ,看到香港華洋共處特色一面。日間在本土傳統的嘉咸街市,與檔販分享快樂,晚上走進蘇豪區玩樂,感受港人的「happy friday」。Kelly最難忘是抵港前一刻,「在前往香港的飛機上,從天空看下去,嘩!香港夜景真的很漂亮,很難忘」。

第206站:終點阿特蘭大

12月31日,預期將完成逾27.5萬英里「快樂長征」,以美國 阿特蘭大「可口可樂 世界博物館」作終結,因為那兒是飲品發源地。屆時3人將刷新1年內到訪最多國家數目的世界紀錄。

潘小濤記者出身 國情專家 (明報)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05:10

潘小濤記者出身 國情專家
(明報)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在商台 擔任節目主持的潘小濤,90年代初於香港大學 計算機科學學系畢業,讀理科出身的他醉心關心中國新聞,大學時代已加入國事學會。畢業後,他先後任職《現代日報》、《星島日報 》,《蘋果日報 》創刊加盟並工作約10年,其後更擔任該報中國版主任,2005年加盟商業電台 。

潘小濤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為人積極,90年代,像他這樣背景的記者,全面投入中國新聞的並不太多。他任職傳媒以來都是走中國新聞線,對爭取民主十分堅定及堅持。2003年SARS 爆發期間,他開始撰寫中國評論,現時他在商台主持的節目《串》,亦是討論中國大陸議題。

時段售民建聯 商台名嘴狂轟 潘小濤﹕引入魔鬼 李慧玲﹕明顯是廣告 (明報)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05:10

時段售民建聯 商台名嘴狂轟 潘小濤﹕引入魔鬼 李慧玲﹕明顯是廣告
(明報)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民建聯 以60萬「買下」商台 節目事件愈鬧愈大,更引起商台員工反彈。節目主持人潘小濤昨晚在節目中狠批商台是「引入魔鬼」,最終會淪為中央電視台,置香港整體利益於不顧。言語之間潘小濤似流露去意,但他其後否認有意辭職。商台另一名嘴李慧玲亦狠批民建聯買下商台時段,明顯是要宣傳5名將要參選的「新星」。廣播事務管理局昨日收到3宗有關商台的投訴,表示會按既定程序作出調查。

另外,為了表示公道,商台昨日向香港所有政黨發出邀請,安排他們今早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討論該事件,已表態會出席的包括民建聯劉江華、公民黨余若薇 、民主黨李永達及社民連陶君行。

廣管局接3宗投訴

曾與商台策劃總監黃永聯合主持《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的潘小濤,在「購買時段」事件曝光後,前晚在facebook留言表示感到沮喪,「很久未試過心情如此低落」。他寫道,自己在商台風雨飄搖時加入,一直都很珍惜這個言論平台,對民建聯贊助商台節目感到很沮喪、很無助。他更說:「縱使孤單也會努力!我在想,我是否食古不化,該被淘汰呢?」

昨晚在主持有關中國的節目《串》時,潘小濤公開狠批商台為賣錢「引入魔鬼」,讓政黨直接插手干預節目內容,「民建聯是用錢壟斷傳媒平台,將來聲音只會一面化,今日他可以買4小時,他日可以買24小時……公眾知道民建聯的捐款是從哪裏來嗎?」

潘小濤說,民建聯可在節目中軟推銷其主張,並透過立法會的力量成為法例,公眾被迫接受,商台最終只會淪為中央電視台。

除了潘小濤,商台另一名嘴李慧玲昨日傍晚在節目《左右大局》中亦不滿黃永早前的解釋。她質疑事件中有人披著節目的「外衣」,但實質是在賣廣告,「今次民建聯出60萬元,好明顯是要賣5個即將參選區議會 的新星,就算節目不賣民建聯,但經常提某某某名字打入觀眾心中,就好似經典廣告『買電視,平霸啦』一樣!」

李慧玲質問黃永是否可以替換5個民建聯主持,黃永回答說「如果這樣,民建聯就可能不做特約環節,會拉倒喎」。

曾經擔任政務官的黃永昨日再為事件解畫時卻挑起另一個「火頭」,他在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中表示,由於香港沒有政黨法,商台在接受組織贊助時難以「驗明正身」。不過,梁國雄反駁稱:「全香港人都知道民建聯是政黨,正如你黃永是一個人,也不用註冊是人啦!」

黃永﹕沒政黨法難驗明正身

前商業一台台長梁文道接受查詢時,認為商台管理層政治敏感度不足,才會演變成這場風波。他估計商台或以為平日節目言論較傾向泛民,才找民建聯做贊助作為「平衡」。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昨日表示,廣管局會按照指引處理事件。至於政府會否研究放寬讓電子傳媒賣政治廣告,林瑞麟稱,不希望香港選舉過於倚賴金錢和財力,擔心對選舉公平和維繫廉潔有所影響。

另外,香港環保政策評議會今日將召開記者會,批評去年傳媒報道慳電膽事件時,商台報道有欠持平,其後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又在商台「開咪」,懷疑兩件事件有關。

最低收入住戶 入息勁跌四成 (明報)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05:10

最低收入住戶 入息勁跌四成 (明報)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05:10

【明報專訊】職工盟引用統計處數字指出,本港最低收入10%住戶入息平均數在1997至2009年間下跌39%,跌至09年的2500元。貧富差距亦愈來愈遠,因為過去6年僱員的平均時薪升幅只有4.7%,但同期不少公司董事及高層花紅薪酬升幅由30%至3倍不等(見表)。

職工盟認為香港貧富懸殊問題嚴重,指在1997年,本港最低收入10%(第一等分)的住戶入息平均數為4100元,但09年已跌至2500元,跌幅達39%;相反最高收入住戶的平均入息則由85,000元增至97,600元,增加了14.8%。該會根據多間公司年報指出,不少公司董事或高層的薪酬花紅增幅驚人,例如恒基兆業主席李兆基在04年的薪酬花紅額為338萬元,但去年大增310.5%,至1387萬元。

本周六便是五一勞動節,職工盟呼籲市民參加當天遊行,並要求最低工水平不應少於時薪33元,及政府應停止外判公共服務。

20100502

感謝辭演者 導演無悔製劇 (明報)2010年5月2日

感謝辭演者 導演無悔製劇
(明報)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首場《在廣場放一朵小白花》早前六成劇場成員辭演,事件曝光後,參加製作的多名工作人員前日開場前均婉拒接受訪問,刻意低調。導演李景昌早前曾說,為有成員臨時退出感到不快,但在公映後的座談會,他卻感謝曾經參與首屆舞台劇及重演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辭演者,「若首屆舞台劇沒有他們參加製作,就不會有第二次」,隨後請觀眾給予鼓勵,說罷現場掌聲雷動。

「沒有他們 不會有第二次」

場刊簡介中多名工作人員皆以化名作個人介紹,相當低調,如負責燈光設計的名叫「慕容雪」,飾演主角Ella的名為「何里玉」,照片亦以側面及背面示人。李景昌在場刊寫出重演感受,表示對媒體報道又愛又恨,因為有成員退出的消息見報後,「其烈性和關注性,為退出的台前幕後工作人員和自己帶來壓力,其中壓力之一是……我……博宣傳……博上位」。然而,「愛」的是報道令更多人關注演出,嘗試透過劇場認識六四 事件。

「編者的任務,是希望對六四事件模糊不清的觀眾,看完該劇後能開啟求知慾,以及對民族、國家及社會有自身反思」。他強調自己沒有資格也不希望「上位」,如果只執意個人名利,而不能在作品中呈現人性的良知與真善美,「便枉費上天賜予的能力」。能夠參與製作,他引用劇中的一句主角經歷六四事件後要求平反的對白︰「我無後悔」。

內地生感動 冀知真相 六四話劇重演座無虛席 (明報)2010年5月2日

內地生感動 冀知真相 六四話劇重演座無虛席
(明報)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爆出退演風波的本地六四 話劇《在廣場放一朵小白花》,前晚重演首場。公演前個多月臨時有六成劇組人員退出,經過個多月「救亡」,公演首天座無虛席,268人捧揚。有來港讀大學的廣州女生坦言「非常震撼」,認為內地欠缺資訊認識事件,曾懷疑六四是否有外國勢力煽動,看劇後對六四事件改觀,會主動在港尋找更多資訊,認識歷史真相。

曾懷疑外國勢力煽動

該劇由六四舞台製作,由上月30日至本月4日演出。前來的觀眾包括任教中學的老師,結伴前來的大學生,亦有6、70歲的老人家前來觀看。70歲的葉太太表示,六四事件帶來的傷痛至今仍未釋懷,從媒體得知該劇重演,約了一位60歲及74歲的朋友首次觀看。

六四舞台表示,因資金有限,曾多番向康文署 申請表演場地,但沒有回應,幸得香港專上學生聯會中國民主基金、中大學生會中國民主運動基金、Jenzabar基本會及人道中國贊助製作經費,故可在租金較貴的兆基創意書院租用場地。3月初,劇團面對巴士廣告宣傳 被拒,又面對六成製作人員退出,幾經波折,臨時才經招募補上男主角等製作人員。

宣傳受阻 六成劇員辭演

首演當晚百多位觀眾魚貫入場,等了半小時未見開始,李景昌導演突然走到觀眾解釋︰「不好意思,六四跟此舞台劇一樣多波折,投映機失靈,正在搶救中,希望大家耐心等候。」有觀眾戲言︰「又遭打壓?」亦有人大叫︰「不要緊,我們會等的!」

解決投映機問題後,舞台劇正式演出,故事發生在1989年,剛畢業的香港女記者Ella被派往天安門 採訪,遇上北京 學生丁楠及四川 學生徐軍,三人在亂世中邂逅、相識,再遇上屠城、失散20年後重遇的經歷。當中女記者一股熱血到訪北京天安門,但對軍隊入城及有學生被殺,與丁楠及徐軍一樣感到惶恐,台上播出大學生示威及被殺新聞片段,見有男主角被槍傷時,不少觀眾悄悄拭淚。

該劇歷時個多小時,後設座談會,民主動力召集人蔡耀昌參與。席間有年長觀眾向導演問及劇場內容與去年的分別,但令製作人員感驚訝的是來自廣州的吳小姐說,1989年只得9歲的她,只知父母當時偷偷扭開收音機收聽北京的六四消息,但此後絕不再提事件。

「看罷心情複雜」

在港攻讀碩士的她說︰「看罷心情很複雜,我欣賞話劇角色有血有肉,充滿人性,能中立反映事件,亦提出不同角度討論問題。」不過,她看到六四事件發生後,社會出現三類人,「第一類是很激進的,例如出現在廣場的大學生;第二類是擁護政權的,完全對事件低調處理;第三類就好像我一樣,完全不想聽亦不想理,因為我不知道事情的整體。面對兩極聲音,不知誰是對誰是錯,不想遭人扭曲,寧願什麼也不聽……」

她說中國內地對事件隻字不提,但香港極力爭取平反聲音頗大,從前對六四燭光晚會、七一遊行 等新聞不聞不問的她,現在對六四印象改觀,並指在留港期間會尋找更多歷史資料,認識事件。編劇滿道對女生反應感欣慰,回應說︰「這肯定是一場愛國民主運動,不容歪曲主調。」

明報記者 彭碧珊